
鸿蒙电脑预约量超12万 AI交互能力受关注

5月21日,华为商城上鸿蒙电脑的预约量超过12万人,其中售价23999元起的鸿蒙折叠电脑预约人数超过9万。发布会结束48小时后,这一数字仍在增长。
一位华为渠道经销商表示,nova系列的备货量是上一代的两倍,首销情况比较乐观,后续将取决于首批用户的反馈。华为电脑以及nova系列开始搭载鸿蒙系统,这被视为鸿蒙5向主流消费市场渗透的重要标志。在不久前的一场大学演讲中,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透露,仅nova14系列的备货量就在千万级别,下个月还将推出搭载鸿蒙系统的旗舰手机。
“如果有人拧熄了灯塔,我们怎么航行?”这句由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提出的疑问正在由华为人自己解答。在科技生态日益分裂的大背景下,鸿蒙作为曾经的技术储备,成为华为手机重生的关键。
华为终端BG CEO何刚展示了nova手机上的新功能,如小艺接听电话等。他强调,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更多人记住新系统下的变化,只有差异化的体验才能吸引更多用户。鸿蒙的AI交互能力是华为内部极为重视的一项技术。
四年前,华为内部成立了一个名为“543”的战略级项目,旨在做出有竞争力的旗舰手机方案。该项目还推进了“543-AI”项目,主要为鸿蒙的原生智能提供系统性产品规划,最终目标是将AI融入新一代终端设备的核心。
在《鸿蒙开物》一书中,详细描述了该战略在初期落地时的困难。开发初期,华为内部曾就“先做智能的鸿蒙”还是“先做鸿蒙的智能”展开激烈讨论。总体组组长贾永利认为,小艺应成为鸿蒙的一部分,代表终端全系统的AI能力。通过与用户的不断交流,小艺会越来越聪明,这也是鸿蒙的原生能力。
何刚演示了小艺的新功能,通过对盘古预训练模型的调试和100多个场景的语料训练,小艺已经能够感知11种情绪,并提供更真实的“真人感”沉浸式对话。截至去年年底,已有2万多个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上架,华为认为10万个应用才是鸿蒙生态成熟的标志。
华为管理层多次提及鸿蒙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年内部资源也多方位向鸿蒙倾斜。鸿蒙5上线以来,系统版本更新30多次,新增功能150多项,平均每天有400多个应用版本更新。华为终端的起量对鸿蒙生态参与者至关重要。
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显示,一季度华为以19.4%的市场份额领跑中国手机市场,nova 13系列和Pura 70系列的强劲需求起到了关键作用。预计nova 14系列将继续渗透中高端市场,销量潜力取决于定价策略和产能爬坡速度。
在中国市场上,鸿蒙市场份额已连续四个季度超越苹果的iOS,2024年第四季度达19%,而苹果份额为17%。尽管Android仍占据64%的市场,但鸿蒙的快速崛起预示着全球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将从“两强争霸”向“三足鼎立”转变。
谈及鸿蒙生态的现状与挑战,分析师IvanLam表示,依托国内用户基数,鸿蒙在存量市场的转化潜力大,目前重心仍集中于国内市场,未来海外市场还需要对跨境应用做到充分满足。余承东曾表示,未来搭载鸿蒙系统的华为手机至少需要保持每年数千万的产能规模,才能支撑起鸿蒙的海外生态之战。他认为,只要熬过去,就是鸿蒙真正迎来光明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