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对欧直接投资七年来首次增长 电动汽车及电池项目主导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和美国智库荣鼎咨询最新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对欧盟和英国的直接投资比上一年增长47%,达到100亿欧元。这是七年来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首次增长。
报告指出,复苏的动力来自大额绿地投资和更强劲的并购活动。连续三年来,中国对欧洲国家的绿地投资都在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21%,达到创纪录的59亿欧元,占中国对欧投资的59%。同时,并购的改善也有助于提高整体投资水平,这类投资的数额同比增长114%,达到41亿欧元。
电动汽车及电池项目主导了投资。中国对欧洲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由这些领域的大公司推动,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和吉利。在并购方面,腾讯收购波兰游戏公司Techland、海尔收购开利商用制冷是近几年的亮点。
德国、法国和英国曾是中国在欧洲直接投资最重要的目的地,但如今“三巨头”在中企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已经下降,总份额已从2019年至2023年期间52%的峰值降至20%。高成本、严格监管和投资转向中东欧是主要推动因素。
相比之下,匈牙利成为中企投资的新宠,连续两年领先其他欧洲国家。2024年,中国在欧洲的直接投资中有31%流向了匈牙利,十大持续投资项目中有4项位于匈牙利,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欣旺达、亿纬锂能的电动汽车和电池项目。
此次反弹为中国对欧直接投资下降趋势画上了句号。报告分析认为,中国对欧投资复苏的原因有三个:中国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全球市场日益紧张以及随之而来的本地化压力;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清洁技术领域。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在欧投资有可能进一步增长。
然而,新宣布项目的价值同比呈现暴跌趋势,下降79%至31亿欧元,且有3个大型项目取消。报告认为,欧洲对电动汽车需求不及预期以及贸易壁垒可能抑制后续投资。另外,欧盟政策不确定性也给中国对欧投资的长期增长带来了挑战,对审查条件、本地内容要求的监管强化可能增加运营成本,甚至引发中方的反制措施,影响投资连续性。
欧盟监管趋向严格,已有24个成员国建立外资审查机制,欧盟还推动落实新版《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条例》,对媒体服务、关键原材料和运输基础设施等更多行业进行强制性审查。
不过,一些欧盟成员国试图避免同时与中美发生贸易冲突,而中国再次对布鲁塞尔发起魅力攻势。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政府为欧洲商业团体提供了难得的与高层会面并沟通的时机。中国欧盟商会主席表示:“我们目前的最高层级确实正在进行非常密切的交流,人们非常愿意与商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