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告别2.5%!人身险预定利率今日起下调,分红险成转型关键点

访客 2025-09-01 11:02:48 34873
告别2.5%!人身险预定利率今日起下调,分红险成转型关键点摘要: 9月1日,人身险预定利率如期再度下调。近段时间,保险代理人的工作时长、对话次数周周攀升,与之对应的相关产品销售“喜报”也频频出现。有保险代理人表示,临近产品下架,部分地区产品投保“...

9月1日,人身险预定利率如期再度下调。

告别2.5%!人身险预定利率今日起下调,分红险成转型关键点

近段时间,保险代理人的工作时长、对话次数周周攀升,与之对应的相关产品销售“喜报”也频频出现。有保险代理人表示,临近产品下架,部分地区产品投保“双录”已从白天预约到晚上八点半。

8月31日,有保险代理人在朋友圈发文称,“2.5%时代即将成为绝唱”“最后几小时,时间就是金钱,行动就是生产力”。

今年7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文称,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而在今年1月和今年4月,中保协发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分别为2.34%和2.13%。根据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此次预定利率研究值已“触发”调整机制。

根据相关规定,若保险公司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要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2个月内平稳做好新老产品切换工作。

此前,各家保险纷纷发布公告称,将调整新备案产品的预定利率或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于2025年8月31日24时起不再接受超过当前预定利率最高值保险产品的投保申请。此次调整后,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为1.0%。

这也是保险代理人口中“2.5%时代即将成为绝唱”的由来。保险公司在收取保费之后扣除相关成本,再将保费用于投资。取得投资收益后,扣除承诺给客户的部分,所产生的盈余便是“利差益”,这也是保险公司的主要收益之一。以此次调整前的2.5%计,保险公司若要盈利,其投资收益率必然要更高。

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意味着未来需要准备的责任准备金增加,但这也使得新业务的负债成本更贴近市场真实利率,有利于风险控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预定利率下调往往意味着产品的保费会更贵,增额终身寿险、养老年金、教育金等产品的收益率会降低。

过去十余年间,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从4.025%一路下调至2.5%,且下调步伐明显加快。从2013年到2019年,预定利率从4.025%下调至3.5%,历时约6年;随后从3.5%下调至3.0%仅用了2-3年;2023年、2024年间,预定利率进一步降至2.5%。

为了应对预定利率下调带来的影响,各保险公司早已开始调整产品策略,分红险也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各家公司的发力点。在近段时间召开的各家上市险企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多名高管均提及分红险业务。

中国人寿总裁助理兼总精算师侯晋直言,今年是中国人寿转型发展的关键年度,转型发展包括业务转型、队伍转型、渠道转型各个方面。因为存在一定的适应期,所以包括中国人寿在内的整个行业在开年的时候都有新业务发展放缓的现象。随着大家对新的分红险销售技能的熟悉,以及消费者对分红险的进一步熟悉,二季度也明显看到了销售有回升的趋势。

对于预定利率的调整,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表示,中国人寿已构建覆盖前中后台的综合化经营管理体系,做好新产品储备、人员培训等准备,能敏捷应对调整,预计影响有限。公司整体经营态势稳中向好,业务符合预期,本年度将实现价值较快增长。

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寿险总裁肖建友表示,下半年,人保寿险将优化产品结构,全面聚焦年金险、终身寿险等高价值产品,同时加快分红险产品转型,防范利差损风险。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副总经理郭晓涛则表示,在负债端,中国平安持续在从传统险向分红险转型,有力降低公司的负债成本。平安的分红险结算利率还是相当有市场竞争力,而竞争力来源于资产端的有效配置。

中国太保总精算师张远瀚认为,新一轮预定利率的调整,对分红险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在客观上会不可避免导致分红险产品在短期内竞争力的下降,销售难度增加;但另一方面也缩小了分红险和传统险预定利率的差距,使得分红险的相对优势更加凸显,从而促进整体业务结构的优化,长期有利于利差损风险的管控和业务高质量的发展。

新华保险总裁、财务负责人龚兴峰指出,在低利率宏观环境下拓展分红险的销售是公司落实降本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分红险产品本身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产品类型,但由于队伍长期没有销售分红险产品,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对此,公司成立了分红险转型领导小组,建立了资负联动、前后线协同的分红险销售推动专班和分红账户管理专班,一体化推进分红险转型。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