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Money”涌入香港中环 外资竞逐金融热土

在香港西九龙高铁站的出站口,美国资管巨头景顺集团的QQQ ETF广告牌格外显眼。同时,来自新加坡的星展银行、香港未来资产资本等机构也纷纷抢占电子屏,展示其品牌。作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户,香港再次成为全球资本追逐的热土。国际资管机构、对冲基金和家族办公室等新资金涌入中环,大手笔租赁超甲级写字楼,扭转了过去三年香港疲弱的写字楼租赁市场。
恒生指数今年涨幅超过26%,位居全球前列。上半年港股共迎来44家公司新上市,总集资额达1094亿港元,是2024年上半年的八倍多,也是2021年以来最强劲的半年度表现。截至7月底,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作为国际离岸金融中心,香港这颗“东方之珠”正在重现辉煌。
中环的超甲级写字楼出租率接近饱和。在市场回暖之际,实力雄厚的新资金涌入中环,以每平方英尺100港元以上的高价租赁办公室。例如,美国顶级对冲基金公司Point72 Asset Management租用了The Henderson大厦的四个楼层,总面积约5.5万平方英尺,租金约为每平方英尺120港元。此外,简街资本豪掷18.3亿港元租下了中环新海滨项目第一期六层楼面,月租超3000万港元,约合每平方英尺137港元,刷新了中环核心商业区数十年来的单一办公室租赁纪录。
过去三年,香港甲级写字楼需求疲弱,大量甲级写字楼供过于求。但今年以来,随着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以IFC为代表的超甲级写字楼变得一位难求。戴德梁行执行董事及香港研究部主管邓淑贤表示,2025年上半年香港交易所的IPO集资额重夺全球首位,预期将进一步提振写字楼市场情绪,并带动相关行业的租赁需求。
这些外资对冲基金和家族办公室在租赁办公室时出手阔绰,更喜欢中环的新写字楼,要求硬件舒适,最好能看到海景。据刘伟基分析,这些超甲级写字楼的租金大约在100-120港元/平方英尺,相比去年年末的90-95港元/平方英尺环比增长近20%。而对岸海港城的写字楼租金有所下跌,从此前的60-70港元/平方英尺下滑至40-46港元/平方英尺。
新冠疫情后,这些超豪华的写字楼空置率一度达到两成半到三成。现在随着对冲和量化基金的涌入,IFC的出租率大幅上升,目前出租率已超过九成半,达到历史最高值。与此同时,Time Square等老牌写字楼的出租率没有增加,目前仅有七成半左右。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多次表示,未来两三年,香港将超越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根据香港证监会发布的《2024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截至2024年年底,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管理资产总值升至35.1万亿港元,同比上涨13%。加仓以港股为代表的中国资产正成为外资金融机构的共识。
外资基金经理们感受到普通话的重要性,甚至外国同事也开始学习普通话。某外资投资机构的基金经理表示,她主要负责团队中的权益投资,覆盖科技、互联网等行业。随着DeepSeek的爆发,客户对亚太地区的科技企业更感兴趣,团队去中国内地的调研也增加了许多。
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为市场的反弹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础。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亚洲区副主席朱正芹提到,香港联交所推出的多项举措简化了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流程,显著提升了效率。摩根大通香港上市及企业融资部门主管白思佳认为,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对内地企业比较了解,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提升了投资者的关注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