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关税战影响显现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关税战影响显现。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的关税战开始广泛影响美国经济。集装箱港口运营商和航空货运管理公司报告称,从中国运往美国的货物大幅下降。洛杉矶港预计从5月4日开始的一周内,预定抵达美国的货物数量将比去年同期减少三分之一。航空货运公司也报告称,货物预订量将出现显著下降。集装箱跟踪服务公司Vizion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中旬,从中国到美国的标准20英尺海运集装箱预订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5%。
国际商会秘书长约翰·丹顿表示,中美贸易流动的动荡反映出贸易商正在“拖延决策”,观望两国能多快达成降低关税的协议。当前消费者购买模式的变化也折射出美国连续三个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的情况。有零售商咨询公司高管注意到,美国消费市场正遭受“双重打击”:一方面消费者开始消费降级,另一方面物价悄然上涨。
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后,国际商会对60多个国家的成员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未来潜在谈判结果如何,各方均预期贸易将受到永久性影响。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将达到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首批面临关税的中国集装箱货物即将运抵美国,供应链正在发生转移。美国物流集团Flexport的海运主管内森·斯特朗表示,企业正暂缓发运货物。
美国进口商计划先消耗库存积压的货物,再从中国进口新货。他们还选择将货物存放在保税仓库中或转运至加拿大等周边国家。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之一赫伯罗特表示,其来自中国的订单中,客户已取消了约30%的预订舱位。德翔海运暂停了一条从亚洲至美国西海岸的航线服务,称没有市场需求。
航运数据分析机构Sea-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订单量下滑直接影响到洛杉矶港的到港货量。近期“空白航运”数量激增,航运公司通过削减运力应对需求萎缩。亚洲至北美航线在5月5日起的四周内,预订箱量骤减近40万标箱,较3月初加征关税前的同期预订量下降25%。仅洛杉矶港就预计5月份将有20次“空白航运”,超过25万个集装箱,高于4月份的6次。这与本周同比增长56%的到港量形成反差,表明进口商正从柬埔寨、越南等其他东南亚制造中心抢运货物。
美国航空货运协会的数据显示,航空货运量也大幅下降,其成员手中来自中国的预订量下降了约30%。国泰航空预计中美之间的货运需求将出现疲软态势。香港货运代理商Easyway Air freight称,在关税上调后,其自中国发往美国的货运业务量骤降了约50%。
美国最大的卡车运输公司之一Knight-Swift Transportation警告称,由于关税威胁带来的不确定性,预计运量将下降。该集团CEO亚当·米勒表示,一些最大客户表达了担忧,担心关税成本将导致5月份销量下降。
零售行业咨询专家指出,当前消费者购买模式的变化反映了美国连续三个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疲软的情况。在线零售商咨询公司Momentum Commerce CEO约翰·谢伊警告称,物价上涨与消费者支出下滑可能形成“双重打击”效应。
彭博社分析称,贸易战爆发前,美国经济已步履蹒跚。美国消费者显露疲态,关税威胁引发的囤积进口产品浪潮预计将进一步扩大贸易逆差。全球最大经济体在去年大部分时间平稳发展后,预计将在2025年初失去动力。彭博社经济学家预测,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增速将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2.4%大幅放缓至0.4%。贸易逆差将成为其最大的拖累。这是近三年来的最低增长率。此外,由于金融市场对经济前景高度敏感,GDP增速接近停滞可能会加剧人们对潜在经济衰退和就业市场崩溃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