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V:支持率下跌 特朗普开始找退路 经济与政治双重压力

支持率下跌 特朗普开始找退路 经济与政治双重压力!2025年4月,中美关税战出现戏剧性转折。4月11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突然宣布对华电子关税清零,豁免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等约20类产品。一周后,特朗普在媒体采访中表示“不想再提高对华关税”,暗示可能降低税率。这一系列动作与其月初高喊“对华加征54%关税”的强硬姿态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的退让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压力下的无奈选择。美国经济已不堪重负,通胀失控,生活成本激增。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对华关税每年让美国消费者多支付近1000亿美元。苹果、特斯拉、英伟达等120家美国巨头联名施压白宫,要求取消关税。此外,全球75%的芯片封装测试产能在中国,强行脱钩将使美国科技产业倒退十年。
政治上,支持率暴跌也迫使特朗普调整政策。农业州因失去中国市场而反水,特朗普在摇摆州的支持率下滑7个百分点。全美爆发超过1200场抗议活动,60万人呼吁停止贸易战。中国精准反制,实施稀土出口管制,F-35战机成本飙升18%。同时,中方同步将税率提至125%,导致美国输华商品贸易量几近归零,大豆和波音飞机等关键行业遭受重创。
特朗普的退让并非认输,而是企图以退为进,重构对华围堵网络。他通过施压盟友如越南和印度,减少对华依赖,但这些国家也面临美国自相矛盾的政策。科技战方面,有报道称英伟达与中国科技部官员秘密会面,以技术授权换取华为暂停开发GPU编译器;中芯国际为美企代工14nm芯片时夹带窃听器。
面对美国的战术性撤退,中国商务部明确表态:“若美方继续极限施压,所谓让步毫无意义。”中国的底气源于三大战略支柱:产业链不可替代性、内循环与科技自主、法律战与规则重构。全球78%的锂电池和65%的显示屏产能在中国,半导体国产化率升至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万亿元。RCEP框架下,中国对东盟出口额突破5.2万亿,比对美出口多出一个腾讯年营收。中国向WTO提交诉讼获得160国支持,并揭露美国破坏规则的本质。人民币跨境支付激增34%,45国共建去美元化结算网络,动摇美国金融霸权根基。
这场博弈的终极启示是,经济规律不可违逆,全球供应链的深度绑定注定单边关税无效。实力决定话语权,中国证明真正的实力不怕制裁。特朗普的退两步不过是历史洪流中的一朵浪花,而中国正以这场关税战为支点,撬动一个更加公平、多元的全球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