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从款式到触感,这届年轻人的服饰消费为面料主权买单

访客 2025-08-22 13:06:57 6084
从款式到触感,这届年轻人的服饰消费为面料主权买单摘要: 今年夏天,一股“去精致化”的风潮悄然流行。曾经相信“精致”的女生们,开始把“松弛”与“舒服”当作信条。27岁的小薇就是这股风潮的亲历者与转变者。“以前夏天总爱买些挺括的衬衫,觉得显...

今年夏天,一股“去精致化”的风潮悄然流行。曾经相信“精致”的女生们,开始把“松弛”与“舒服”当作信条。

从款式到触感,这届年轻人的服饰消费为面料主权买单

27岁的小薇就是这股风潮的亲历者与转变者。“以前夏天总爱买些挺括的衬衫,觉得显精神、有精英范儿。但挤完早高峰的地铁,或者在空调不足的会议室熬上半天,闷热和粘腻带来的不适感就会扑面而来。”一次偶然,她买了一条度假风的亚麻阔腿裤,起初只是被它的自然纹理吸引,但穿上身的那一刻,那种轻盈、透气的触感,让她瞬间“沦陷”。

小薇的购物习惯悄然改变,她不再只看衣服造型,而是会翻看衣物内侧的水洗标,关注面料是否亲肤,克重能否带来恰好的垂坠感。她还会关注社交媒体上专注面料讲解与甄别的博主,学习甄别面料、版型和剪裁以及透气指数。

在小红书上搜索“面料”,话题已有5.2亿次浏览,232万次讨论。

而小薇并非个例,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像小薇一样,不再迷信衣服上的LOGO,一场“面料革命”已在服饰消费领域悄然上演。

“买衣服先问料子”又回来了

相比显性的品牌符号,隐性的穿着体验已成为年轻人消费决策的关键砝码,而面料正是这一转变的载体。

“这是什么料子的?”曾几何时,妈妈们买衣服时,一边打量款式一边手触衣物,还要带上这句标志性的提问,如今,这句熟悉的口头禅竟在年轻人中意外“复兴”。

不过,“复兴”之中也会有细微的改变,新一代的“面料关注”有着截然不同的逻辑。以真丝为例,在传统认知中,真丝有柔滑垂坠的触感、天然亲肤的透气性,却也因娇贵难打理而被贴上“仪式感面料”的标签,同时,真丝有“高级感”的象征标签,因此“穿真丝”更多是彰显身份与品位的符号化消费。如今的年轻人对真丝的态度变得更为务实,也更关注穿着的体验感。

25岁的林然是一位初入职场的行业分析师。“以前觉得挺括有型最重要,直到连续开了4小时项目会,化纤领子像砂纸一样磨人,又闷又痒,注意力全在不适感上。”现在她的衣柜被真丝混纺衬衫占据。“真丝触感像第二层皮肤,开会几小时也不扎不闷。虽然单价高些,但换来一整天清爽专注。”

“我妈妈特别喜欢买真丝衣服,但我自己倒不是非得追求真丝不可。”小薇翻看着购物车里一件三醋酸衬衫标注了“仿真丝质感”、“抗皱易打理”等关键词,“像三醋酸这类面料,手感和垂坠感已经非常接近真丝了,而且价格友好很多,机洗也不心疼。对于我这种上班族来说,舒服、好打理、看起来有质感,才是真正的刚需。”

电商平台的数据也是佐证,唯品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三醋酸材质的服饰销量同比增长近20%。其中95后购买的三醋酸材质的衣服数量同比增长30%以上。

亚麻的透气、真丝的亲肤、三醋酸的舒适好打理,都成为年轻人理性消费、投资自我的表征。

品牌打响面料价值战

随着年轻消费者对面料的重视,品牌间的竞争焦点已悄然转向。谁能真正懂得并满足消费者的触感需求,谁就能赢得市场。

消费者对舒适感的追求,则推动了天然与高档面料的“去奢侈化”浪潮。真丝、亚麻、羊毛等曾专属于高档奢侈品品牌的面料,如今被越来越多面向年轻人的品牌娴熟运用。设计师品牌如江南布衣,长期将麻、棉、丝等天然材质与时尚元素巧妙融合,在休闲风格中展现独特韵味。主打舒适通勤的初棉、茵曼等,则持续深耕棉麻等面料,将“亲肤感”作为核心卖点。

在追求“硬实力”的户外领域,防晒衣、冲锋衣等单品成为科技面料创新的前沿阵地。唯品会平台数据显示,防晒衣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同比增长近15%。消费者对防晒衣的要求日益严苛,70%以上锦纶含量(保证耐磨弹性)和50+UPF防晒指数,几乎成了优质防晒衣的标配。而据防晒衣相关博主介绍,“当你看到防晒衣成分标签上那5%-20%的氨纶含量时,这件防晒衣已经赢在起跑线上。某运动品牌测试表明,含15%氨纶的防晒衣,在剧烈运动时仍能保持90%以上的紫外线遮挡率。”

事实上,锦纶+氨纶材质组合的防晒衣被更多人青睐,在电商平台上,蕉下、SIN等品牌的锦纶+氨纶防晒衣,销量显示“已购1万+”、“已购3万+”等。

“极端户外看硬壳,休闲户外看软壳”成为圈内共识。而兼具防风、透气、轻度防水与日常穿着舒适度的软壳面料,正从专业领域“破圈”,兼容时尚元素成为通勤生活的实用之选。

面料选择也承载着价值观表达。将环保理念深度融入产品的品牌,正赢得Z世代消费者的真金白银支持。环保先锋Patagonia(巴塔哥尼亚)便是典型代表,其坚持使用再生材料、倡导产品修复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深厚的品牌忠诚度。

当消费者开始翻阅水洗标、掂量克重、比较透气等数据时,他们实质上是在为自身的舒适感、便利度与情绪价值等精打细算。随着“面料复兴”的持续深化,消费者不再为“面子”买单,却更愿为“里子”支付溢价。这使真正懂面料、重体验的品牌,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显著优势。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