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被罚了!信永中和再被监管点名审计机构如何构建健康内控体系

《电鳗财经》电鳗号/文
相关媒体报道显示,2025年已过半,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年内累计收到监管机构9次公开处罚,频繁“上榜”的背后,是监管部门对资本
“看门人”职责的严苛审视,亦暴露出部分机构在利益与操守间的失衡。
8月15日,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信永中和)因在一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项目中存在五项违规,收到深交所监管函。据悉,这是信永中和年内第9次被监管点名。在此之前,因对多家公司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信永中和已被监管罚没超1400万元。
细究罚单内容,信永中和的违规多集中于基础性疏漏。这类问题并非孤例,折射出审计行业长期存在的矛盾:部分机构为维系客户关系,选择性忽略风险信号。当审计师与客户形成利益共生,资本市场的信任基石便悄然松动。
每一次罚单落地,都是对投资者信任的消耗。审计失败不仅导致关联企业股价震荡,更推高全行业监管成本。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A股因审计问题引发的补充问询函同比大幅增长,监管资源被迫向“纠错”倾斜。而当“屡罚屡犯”成为标签,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溢价亦将加速贬值。
业内人士指出,审计机构应持续构建内控体系,如引入第三方质量评估、实施项目终身追责。长远而言,行业需跳出“低价竞争—简化程序—风险累积”的恶性循环:一方面,推动审计收费与风险责任挂钩;另一方面,探索区块链等技术的穿透式监管,让每一份报告经得起时间检验。
信永中和的案例恰似一面镜子,照见审计行业在资本洪流中的迷失与可能。唯有将每次处罚视为转型契机,重塑“质量即生命线”的信仰,方能真正守护市场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
《电鳗财经》将继续关注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