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大数据局:通过授权运营方式引导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接入,促进旅游数据汇聚协同利用

7月25日,国家数据局在京举办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系列主题的首场新闻发布会。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启疆,回答了澎湃新闻记者关于数据要素如何赋能旅游产业的问题。
吴启疆介绍,贵州省的做法,首先是试点先行,系统构建旅游数据标准体系。针对以往涉旅数据采集范围模糊、质量参差不齐、接口不统一等问题,贵州选择黔南州作为试点,依托其数联网底座探索建设市州级数据标准与合规利用方案,并通过“试点—优化—推广”路径逐步向全省复制。在此基础上,编制《贵州省文化和旅游数据标准》,明确数据采集、分级分类、治理、接口、运营管理五大规范,为全省旅游数据汇聚、共享和高质量利用奠定基础。
此外,依托旅游数智互联平台,建设旅游可信数据空间。通过授权运营方式供给公共数据,引导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接入,促进旅游数据高效汇聚与协同利用。“这里,特别说明的是,探索涉旅数据要素赋能的过程中,通过数据登记和交易合规,以数权凭证为载体,推动在数据‘三权’权责清晰前提下,实现可信流通。目前,旅游可信数据空间已汇聚旅游产品数据3.8万项,超200万条。探索了数据服务流和数据价值流的统一。”他说。
据他介绍,贵州省还基于大模型技术打造“黄小西”旅游智能体,深度融入游客旅程关键场景。“黄小西”在行程前可智能规划个性化路线并预订门票、酒店、特色商品;行程中提供智能导览、语音讲解等服务;旅行结束后自动生成图文日志。目前,“黄小西”通过开放、轻量化方式嵌入本地平台和主流OTA平台,构建“多入口”服务矩阵,实现数据与流量共享,确保游客无论通过哪个平台,都能享受便捷、智慧的“一站式”全旅程服务。
今年6月,澎湃新闻从国家数据局了解到,我国将在北京、辽宁、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贵州部署建设10个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在培育经营主体、繁荣壮大数据市场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