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稀土虽小关乎国运 保卫战正酣

自从我国对稀土资源实行严格管控后,直接打击了个别国家的产业命脉。这些稀有金属在高科技领域不可或缺,对于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尤为重要,但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影响不大。这显示出中国反制措施越来越精准,对国际形势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尽管中国同意在未来六个月内恢复对美国民用稀土供应,并且美国解除技术产品限制,但中国明确表示只开放合规民用稀土,军用领域仍处于严格管控状态。目前,中国已引入稀土磁铁行业的跟踪系统,要求生产商在线提交额外信息,包括交易量和客户名称。美西方企业担心,这种出口许可制度将使全球稀土供应链完全透明化。
随着美国等西方国家企业生产受阻,一些媒体开始炒作所谓“稀土武器化”,称稀土已成为一种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贸易战工具。稀土被誉为“工业黄金”和“新材料之母”,正在成为国家安全保卫战的核心。作为全球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位居前列的国家,中国的稀土资源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和战略安全。
近年来,境外势力对我国稀土的觊觎从市场竞争演变为系统性渗透破坏,这场保卫战比想象中更为复杂严峻。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精确制导导弹需要稀土永磁材料确保制导精度,隐身战机需要稀土合金实现特殊性能,核磁共振仪需要稀土元素产生强大磁场。
正是这种军民两用特性使得稀土成为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支点。我国依法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举措。然而,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其代理人从未停止对我国稀土的觊觎,他们通过各种隐蔽手段企图绕过出口管制,非法输送稀土出境。
国安部披露,某国因不能自主提纯稀有金属,长期通过各种渠道囤积稀土。该国重点领域承包商采用更换包装、伪造“非中国原产”标签等手法,将我国稀土转口偷运至国内。这些行为已从商业牟利演变为有组织、有预谋的国家行为,背后往往有境外情报机构的支持。
伪报品名、瞒天过海是不法分子常用的手法,他们将高纯度稀土申报为低价值产品,逃避出口管制。夹带私货、偷梁换柱的方法更具欺骗性,如将稀土粉末混入瓷砖原料或灌入矿泉水瓶等日常物品中,再以模糊标签名义偷运出境。这些手法给监管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面对这些新型挑战,国家安全机关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将维护关键矿产资源领域国家安全作为重要任务。在掌握确凿证据后,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有关部门依法采取行动,成功截断多条非法出境渠道。这些行动不仅维护了资源安全,还展示了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和能力。
稀土保卫战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国家安全机关与海关、商务、工信等部门建立了高效协作机制,形成了从源头管控到终端拦截的全链条防护网。这场保卫战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和安全稳定。保护稀土资源安全需标本兼治,一方面要加强出口管制和边境检查,完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快稀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在这场保卫战中,每位公民都可以成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发现可疑的稀土走私行为时,及时举报就是为国家安全贡献力量。当前,全球资源竞争日趋激烈,稀土等关键矿产已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我国稀土产业从资源优势到产业链优势的转变,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对待这些“内鬼”必须毫不手软,重拳出击。稀土虽小,却关乎国运!守护好这份“工业黄金”,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守护中华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