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网2025严守视频会议“安全门”

随着远程办公常态化,视频会议系统已成为政企运转的"数字中枢",但其暴露的安全漏洞也引发严峻挑战。近日启动的"护网2025"专项行动将视频会议安全列为重点攻坚领域,要求各单位在2025年前全面建立"会前-会中-会后"全流程防护体系,坚决堵住数据泄露、网络监听等风险漏洞。

视频会议安全三大雷区
身份冒充危机:攻击者伪造参会链接窃取会议控制权,某金融机构曾因仿冒Zoom链接泄露并购谈判内容
数据传输裸奔:未加密会议导致屏幕共享、文件传输被截获,2023年全球共发生127起视频会议数据劫持事件
录屏残留风险:自动生成的会议记录未及时清理,成为黑客渗透内网的"路线图"
护网2025核心防护策略
三重认证机制:强制实施"账号密码+动态令牌+人脸识别"复合验证,某央企实测拦截99.6%的非法接入尝试
国产加密协议全覆盖:要求关键部门优先采用SM4国密算法传输数据,替换存在后门的国际通用协议
AI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声纹识别、异常行为分析等技术,自动阻断疑似窃听行为
企业落地实践指南
硬件层面:部署专用会议终端,物理隔离内外网设备
管理层面:建立会议分级制度,核心会议启用"量子密钥分发"技术
应急层面:每季度开展红蓝对抗演练,模拟数据劫持等突发场景
据国家网信办透露,护网2025将把视频会议安全纳入网络安全审查必检项。这既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必修课,更是守护国家机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命线。唯有织密技术防护网,方能让云端协作既高效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