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来管管业委会主任 维修资金成“提款机”

谁也没料到,这次居然是业委会爆雷了。南京某小区因年久失修,高层消防系统无法正常使用,业委会动用了500多万维修资金。施工结束后,不少业主发现施工单位提供的《工程量确认单》存在诸多问题。小区业主向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举报后,原业委会主任徐某等人涉嫌经济犯罪,已被刑事拘留。
徐某被追究刑责实属罪有应得。维修资金属于全体业主,专用于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期满后的大修、更新、改造。相关法规明确规定,严禁挪作他用或贪占。徐某利用担任业委会主任之便,对“房子养老金”上下其手、中饱私囊,可能构成贪污罪或挪用资金罪。
从报道情况看,徐某涉及的违法问题不止于此。除了高层消防系统维修工程存在问题外,2022年小区业委会牵头实施的防水维修工程也存在问题。初步估算,防水维修动用了460多万元公共维修资金,涉嫌套取的有300多万元。这两个工程共计动用了近千万公共维修资金,徐某虚报瞒报的具体金额恐怕不是小数字。一个小小的业委会主任为何能频频得手,把维修资金当作“提款机”?对其监管还存在很大漏洞。
对于业委会主任的推选,《物业管理条例》中有规定,但过于抽象、简单的选人标准和程序容易留下漏洞,让具有伪装性的人蒙混过关。按照《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业主委员会应组织和监督专项维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但若业委会自身有问题,谁来监管业委会?根据多位业主代表的说法,拨付维修资金的申请方式名义上是通过“业主大会”,实际上业委会却绕开了业主大会的表决过程,以“应急维修工程”名义进行申报。此外,在业委会中鲜有人精通工程管理,对招标代理、施工、监理、跟踪审计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很容易流于形式,为工程造假提供了方便。
根据有关规定,业主共同决定“筹集和使用专项维修资金”,业主大会开立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账户应当接受所在地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的监督。但从报道情况看,很多问题其实是业主们发现的。如果不是业主们眼睛睁得大、警惕性比较高,徐某及其同伙很可能蒙混过关。事后看来,有关部门的职能监督作用着实有限。
维修资金不是唐僧肉。业委会主任轻易套用数百万维修资金,反映出权力监督的短板。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防范,规范业委会运行,推动业主、业委会、职能部门形成监管合力,更好地保护广大业主权益不受侵犯。